1.哪位人物曾经破坏过敦煌石窟的壁画

2.敦煌藏经洞是如何被发现的?

3.孙悟空起源之谜,被敦煌西夏壁画揭开,学者:正宗的国产货

敦煌最恐怖的壁画_敦煌壁画恐怖故事

三兔图是现今未解之谜之一。

古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藻”,历史上常把月亮视为兔魂,民间也习惯以为月的代词。 所以作者使用兔子来表达飞天的意境!

三只兔子,耳朵连在一起,在往同一个方向奔跑着。彼此接触着对方,却又永远追不到对方。莲花式井心中,有三只兔子。三兔共用三只耳,却产生一兔双耳的错觉,现代构成理论上也叹服其创造性。画面中心突出,以动感打破方形的静稳,别有情趣。

三兔标志最早出现于敦煌的藻井上,此外,三耳兔的形象还出现在建于公元六世纪到七世纪的中国隋朝庙宇中、英国中世纪的教堂内、蒙古的金属器皿上……三兔图不仅仅存在佛教的艺术中,也存在世界各个宗教之中。在所有的三耳兔的图画中,三只沿着圈子追逐,耳朵相互交叠的兔子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

一千多年前,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这条著名的通商要道把中国同中亚和伊朗联系起来,要道的分支伸延到西藏和南亚。除了商品之外,宗教和思想也通过这条要道传播到远方。或许,三耳的形象就是这样传播开来的。

美术史学家安德鲁说:“我们不知道三兔图如何传到西方,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存在于西方中世纪教堂用来包裹圣物、覆盖圣坛、缝制祭服的东方珍贵丝绸上。” 

哪位人物曾经破坏过敦煌石窟的壁画

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石壁上,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鹿,头上长着一对雪白的角,身上的毛斑斓美丽,有九种颜色,这只鹿就叫作九色鹿

01

九色鹿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深山中,它心地善良,曾经奋不顾身地从河中救出一个落水的人。那人对九色鹿千恩万谢,并发誓不会泄露它的住处,否则身上长疮、口中流脓。那个落水的人回到城里后,看到城墙上贴有皇榜,说谁能捉住九色鹿便重重有赏。

原来王后曾梦见九色鹿,醒来后想用它那美丽的毛皮做衣服,国王无奈,只好发榜文寻觅九色鹿的踪迹。那人马上揭了皇榜,带着国王和军队找到了九色鹿。九色鹿知道原委后,怒斥落水之人的无耻和忘恩负义,并劝说国王要心存仁德。

最后,国王被九色鹿说服,收兵回宫,并下令不许人们打扰九色鹿的生活,而那个落水之人发的誓言真的应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02

九色鹿的故事来源于佛经,它本是一只五色鹿王,统领群鹿。为了劝止国王打猎杀鹿,它甘愿献身成为国王的食物,最终感动了国王,拯救了群鹿。实际上佛经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舍己为人的故事,比如“舍身饲虎”“割肉救鸽”等等,讲的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悲怜众生,甚至牺牲自己的肉体来保全动物的生命。

总结:

佛经故事是敦煌壁画题材的一大来源,而敦煌壁画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飞天了。飞天就是飞舞在天空中的仙人,虽然它的原型是佛教中散发香气和掌管乐舞的天神,但传到中国后,又与道教中的飞仙相结合,逐渐演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象。

早期的飞天其实并不怎么好看,大嘴大耳,身材又粗又短,有鲜明的西域风格,发展到了唐代,飞天的造型逐渐变成人们熟知的美女形象。壁画中,在佛祖的四周,飞天通常脚踏祥云,手捧鲜花,在空中往来穿梭,每一个都面容姣好,身材曼妙,衣裙和舞带随风飘飘。现在,飞天已经成为敦煌以及敦煌艺术的一个重要象征。

敦煌藏经洞是如何被发现的?

张大千。

关于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张大千率弟子们在第20号窟临摹,注意力集中在一幅五代壁画上,

目光偶然落到右下角,看见早已剥落的那小块壁画下面,内层隐隐约约有颜色和线

条,他认为画的下面还有画。当天晚上,张大千到上寺请教老喇嘛,老喇嘛说:

“我幼年进庙时,老法师带我去看壁画,曾经对我说,莫高窟到处是宝,画下面有

画,宝中有宝。”张大千和弟子们商量后,决定打掉外面的一层。在剥落之前,他

把上面一层五代画临摹下来,剥落后,下面果然是一幅敷彩艳丽、行笔敦厚的盛唐

壁画。

第二种说法:张大千在敦煌期间,重庆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和高一涵在西

北视察时,曾绕道敦煌,与张大千共度中秋。此时已是63岁的于右任,到了敦煌,

流连忘返,由张大千陪着观看壁画。于右任的随员、且是敦煌土著窦景椿,在纪念

张大千的一篇文章《张大千先生与敦煌》中有着这样的论述:“我随于右老由兰州

前往敦煌,及驻军师长马呈祥等人,记得参观到一个洞内,墙上有两面壁画,与墙

壁底层的泥土分离,表面被火焰熏得黑沉沉的,并有挖损破坏的痕迹,……从上面

坏壁的缝隙中,隐约可见画像的衣履,似为唐代供养人像,大千先生向右老解释,

右老点头称赞说:‘噢,这很名贵。’但并未表示一定要拉开坏壁一睹。当时县府

随行人员,为使大家尽可能看到底层画像的究竟,手拉着上层张开欲裂的坏壁,不

慎用力过猛,撕碎脱落,实则因年久腐蚀之故。”

第三种说法:张大千跟于右任商量以后,命马呈祥的士兵打掉的。

当时社会传言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并引重庆方面的误解,窦景椿在文章中说

出了起因:“适有外来游客,欲求大千之画未得,遂向兰州某报通讯,指称张大千

有任意剥落壁画、挖掘古物之嫌,一时人言啧啧,是非莫辨。”

张大千从敦煌回成都昭觉寺,继续完成在敦煌未完成的工作,当时在重庆监察

院任职的沈尹默写了一首诗赠他:“三年面壁信堂堂,万里归来鬓带霜;薏苡明珠

谁管得,且安笔砚写敦煌。”第三句即咏张大千受谤。

孙悟空起源之谜,被敦煌西夏壁画揭开,学者:正宗的国产货

是清朝道人王源录发现的,我们前年参观的时候导游讲的。

清末,在一个漆黑的夜里,道士王源录在一个洞窟中点着油灯正在盘算明天买米买面下锅做饭的事,眼晴望着雕塑的佛像,忽然一阵风刮来,油灯忽闪忽灭,灯芯快倒进油池了,王源录赶快在常做卫生的大扫把上折了一节扫把吉吉,挑拔起了灯芯,风小了,灯也着旺了,回手把这节扫把吉吉插到身后有壁画墙面的缝隙中,这一插,一尺长的扫把吉吉轻松进入了缝隙,完全进去了,忽然窟外电闪雷鸣,闪电映着窟里的佛像象都活了一般,王源录惊讶的看着身后的缝隙,又用更长的扫把吉吉戳了戳,全部进去了。王源录灵机一想,莫非墙后是空的,这时天渐亮,王源录找来铲子,铲去缝隙边西夏壁画,露出了整齐的土块砖,啊真是一面墙,凿开一块土块砖,里面黑洞洞,紧接着又凿开几块,这时早晨的太阳光照进了洞窟,窟内各种佛像洋溢着安祥的表情,一缕阳光照进了凿开的窟窿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金壁辉煌的佛像,珍珠玛瑙,玉器等绕的王源录眼花瞭乱,王源录大吃一惊,赶快用撬下的土块砖封上,紧接着出了窟门,找到锁具锁住了窟门,心中暗想,晚上再办。

敦煌,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风云际会,繁盛一时,见证了古老的和广袤辽阔的中亚地区无数的沧桑巨变衰荣辱。

当朔风和黄沙蚀尽最后一丝荣光,敦煌也无法逃出盛极而衰的宿命。衰落的敦煌渐渐被人遗忘,直到1900年,一个浑浑噩噩又不乏小聪明的道士,他一次不经意的行为,让这个荒凉残破沉睡千年的地方再次汇集了世界的目光。“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一所,内藏古经万卷”,他挖出了亚洲最伟大的古代文化宝藏。

从此,敦煌的辉煌与耻辱就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小人物就是道士王圆箓。

总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吊诡的是, 历史 把这个奇遇的机缘地赐给了王圆箓这个年近半百的道士。是他发现了敦煌藏经洞!是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窟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窟耗尽青春;欲哭无泪的悔恨与被挫伤的民族自尊将由这个洞窟吞吐。

王道士发现了敦煌藏经洞。但纵使费尽心机梳理他一生的事迹,仍难以寻觅到他与他的伟现有什么必然联系的蛛丝马迹。

王道士(约1850—1931年)出生在湖北麻城。本名园禄,现在更多人知道他的名字叫“圆箓”。“圆箓”这个名字蕴涵着非常浓厚的道教味儿,似乎让人感觉到这一定是在他做了道士之后才有了这个意味着功德圆满的名字。

王道士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在他的童年时代,他生活的麻城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灾荒。据《麻城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湖北省包括麻城在内的十个大县从农历的六月到九月滴雨未下。直到第二年,仍持续大旱。连年的灾荒致使庄稼枯死,米价飞涨。史书记载曰:“禾麦尽槁,斗米千钱,人有菜色,野有饥孳。”虽然也制定了“缓征本年租税三分之二”的政策,但实际上对饥寒交迫的灾民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乡。

从八九岁背井离乡到中年出家为道,他的墓志铭说“历尽魔劫”,从而“灰心名利”。再后来他又到处漂泊,离开酒泉,继续向西云游。而这时,在他的心中至少已经种下了道教信仰的。他可能到过许多地方,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年)漫游到敦煌莫高窟,就在这儿安顿下来,直到终老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一个道士为什么会选择在本来是佛教圣地的莫高窟居住下来?可能当时的莫高窟虽已非常萧条败落,但寺院的香火还没有中断,老百姓的供养与施舍还勉强可以接续。也可能因为莫高窟那清静安宁的环境让漂泊流浪多年的王道士可以安放那疲惫的灵魂,于是莫高窟便成了他最为理想的落脚地。难怪他初见千佛古洞,乃慨叹曰:“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在这个佛教圣地,曾经的辉煌虽然已成过往,但荒芜的洞窟和斑驳的造像仍然散发着雄浑的气魄和诱人的光彩。莫高窟浓厚的宗教气氛无疑也契合了他模模糊糊的宗教信仰,让他决定停下那云游四方的脚步。

王道士选择了莫高窟,莫高窟也接纳了王道士。

王道士走进莫高窟的时候已年近半百,而此时的莫高窟主要由互为隔墙邻居的“上寺”和“中寺”的僧人看管。但当时这两个寺院的僧人主要是属于藏传佛教系统的喇嘛,对属于显教的洞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莫高窟完全处于自生自灭之中,大自然的风雨可以恣意侵袭,一幅破败荒凉的景象。

近乎无人问津的莫高窟为王道士的进入并充当住持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眼见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便自愿地担当起“守护神”的重任。在一种模糊朦胧的宗教信仰的驱使下,他以修窟拜佛的名义,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并对洞窟进行维修。他还在莫高窟南区洞窟北头的“三层楼”对面选了一块平整的地方盖了几间茅屋住了下来。慢慢地,他和当地的百姓士绅熟悉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在敦煌与莫高窟渐渐确立起来。他很快成了敦煌的名人,公然以“莫高窟住持”的身份自居。

王道士开始着手修复残破的莫高窟。他粉刷了一些洞窟里历经风雨剥蚀、颜色剥落灰暗的壁画;还把一些洞窟里的佛教塑像毁掉,改为道教塑像;又打通了洞窟之间的岩壁,修建了连接洞窟的一个个甬道,这样洞窟之间行走就方便多了,但岩壁上精美的壁画却也遭到破坏。另外,他还请人在一处新筑的走廊上描绘了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王道士甚至还用老百姓布施给他的用于修缮佛窟的香火钱建了一座在当时的敦煌来说相当气派的建筑,即莫高窟道观“三清宫”,俗称“下寺”。在佛教圣地莫高窟堂而皇之地供起了道家三尊像,花的竟然还是敦煌老百姓施给佛窟的钱,这似乎有些荒唐。其实,世事就是这样捉弄人,不仅把一个道士安排在和尚居住的佛窟里,还让太上老君的弟子为释迦牟尼竭虔诚之意,效犬马之劳,这阴差阳错的安排委实透着离奇古怪,让人难以置信,但这的确就是事实。

很快,莫高窟的一些洞窟里已经摆放着由王道士新塑的泥像和经他之手涂抹的新“壁画”。他还在莫高窟前栽种了一大片白杨,如今早已绿树成荫,参天蔽日。后来,敦煌县长为嘉奖他的功德,还委任其为道会会司,因此,也有人称他为“王会司”。

王道士在莫高窟住了下来,最终使他成为藏经洞的揭秘人。这是阴差阳错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神秘力量的暗示?其实神秘的力量是不存在的,虔诚的宗教信仰才是王道士接近藏经洞的关键所在。如他没有在莫高窟发展道教的宏大志向,莫高窟的藏经洞不知还要沉睡多久。好在 历史 不容设,藏经洞重见天日的日子还是悄悄地到来了。

1900年6月22日,对王道士来说,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对世界文化史来说,却是一个必须铭记的日子。

在后来被编为16号的洞窟上建成道教标志性建筑——太清宫,似乎是王道士长久以来的梦想。为完成这一宏愿,就必须把16窟的上下两层打通,但洞窟中填满了多年的积沙,要想完成这项工程,必须先把积沙清理出去,否则,凿通工程就根本没办法进行。

那天和往常一样,王道士雇人清理积沙,在所剩不多时,忽然听到壁面发出响声,入口附近的壁面随即裂开了一道缝隙。原来,这是常年被积沙壅护的窟壁乍一失去积沙而倾斜龟裂。在王道士的印象中,这个洞窟的墙面应该是山体,不应该是虚空的,怎么会有缝隙呢?他疑惑不解地敲了一下那面墙壁,竟然有空洞的声音传出。于是,王道士和其中一个杨姓伙计拆除了这残垣败壁,里面露出一个土坯垒砌的小门。拆除了土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黑黝黝的复洞,大约几丈见方,里面堆满了无数叠放整齐的白布包,密密麻麻,所剩空间仅能勉强容下两人。每一布包裹经十卷,从窟底排放到窟顶,又有数不清的佛帧绣像等平铺在白布包之下,另有封藏的许多古物。这个洞窟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藏经洞,洞内所藏书籍总数约5万卷,被后人称为“敦煌遗书”。

藏经洞的发现在敦煌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据说,王道士在莫高窟住下后,一面收取香火钱,一面雇人抄经以便出售。当时王道士雇书生杨河清在16号窟甬道立一香案抄经,杨在休息时,经常将点旱烟的芨芨草插到墙上的缝隙中。这天,杨又伏案抄经,和往常一样,把还未燃尽的芨芨草插在了墙缝中,意外的是,芨芨草居然一下子深入到墙体中,他小心地用旱烟管敲打了一下墙壁,里面传来了一阵空洞沉闷的声音,密室就这样被发现了。

或许是因为芨芨草不易燃烧,又有人说杨河清其实是用佛案上的佛香来点旱烟。抄经的杨氏每次点过旱烟之后就随手把佛香插到身后墙壁的缝隙里。可是,有一天,佛香插入墙体很深,一根佛香插完都没有到底,于是他猜测墙壁后面可能是中空的,就告诉了王道士,之后,发现了密室。

这是一个怎样的洞窟呢?

这个现在编号为17窟的藏经洞,位于16窟甬道的北壁,距地面约1米高。其实与16窟是同一窟洞,二者合二为一,是莫高窟南区洞窟北头“三层楼”的最底层,第16窟的附设小禅窟。它的窟门仅高1.8米,宽0.8至0.9米。洞窟是个东西长2.7米、南北宽2.8米、高2.5米的方形窟室,建于晚唐,坐北朝南。覆斗形顶,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其侧面和前侧面画有壶门、衔灵芝的鹿、茶花边饰和云头僧履(僧靴)。窟顶以及西、东、南各壁均无壁画,西壁北端嵌有高1.5米、宽0.7米的洪辩告身碑。碑文显示,此窟为纪念9世纪的高僧洪辩而凿。北壁中间画有两株枝叶繁茂的菩提树,树叶青翠欲滴,枝叶交互拌存,使人仿佛感觉到阵阵清风吹拂着菩提圣树,耳边响起美妙动人的枝叶摩挲声。左侧树枝上悬挂着僧人使用的静水瓶,树下有一比丘尼,双手捧持对凤图案的团扇,恭敬侍立。右侧树枝上挂着一只挎带,树下站立一位近事女(又叫优波夷,在家女弟子),一手持杖,神态端庄严谨。

此窟原为晚唐河西都僧统洪辩生前禅室,用于禅修,附设于他的功德窟(即第16窟)甬道北壁。洪辩死后,他的弟子为纪念他,就将此室改为影窟(或影堂,即纪念堂),并在窟内立洪辩的真身彩塑像,展现他生前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迭,洪辩之后,先后有不同的人担任都僧统,后来的人似乎渐渐将洪辩淡忘了。一百多年后的某一天,也不知为什么,有人竟然将洪辩塑像从此窟中移走,把他安置到另外一个不起眼的小洞窟(今编第362窟)中,另将大量古代写本、印本、佛经、绢画、法器、 社会 文书以及其他艺术品秘藏于此窟,并将窟门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还抹盖了第16窟主室、甬道的全部壁画,彩绘上当时流行的千佛、供养菩萨、团花等壁画进行伪饰。

这座举世瞩目的藏经洞,是何时缘于何因被封闭的呢?

现在所知发现于藏经洞的文书中有题记的最晚的时间是1002年,这件文书现藏于俄国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从题记中可以看出,它写成的时间是大宋咸平五年,即1002年。因此,学界普遍认为,藏经洞封闭的时间应该在1002年之后,也就是说,在藏经洞被重新凿开之前,这些珍贵的文献已经沉寂了近900年。

虽然敦煌文献帮助研究者破译了不少扑朔迷离的 历史 密码,但是藏经洞的性质和关闭的原因,却一直是个谜。对此,学者们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总体来看,“避难说”和“废弃说”是当前学界比较流行的两种说法。

持“避难说”的学者认为,为了避免战争对敦煌经卷的破坏而把它们封存在洞窟之中。1006年,敦煌西部的于阗王国被一股外来势力灭亡,河西地区再次陷入了战争的恐慌。此消息传到敦煌,一种莫名的恐怖和不安笼罩着沙漠中的这片绿洲。莫高窟附近三界寺的僧侣们担心寺院保存多年的珍贵经卷遭受灭顶之灾,决定把全部的经卷和佛教供养用具立刻封存起来,以躲避可能的战争灾难。经过仔细勘察,他们选中了三界寺附近的一个洞窟,也就是洪辩和尚的影窟。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他们把洪辩和尚的塑像请出,把经卷等堆放整齐,然后封闭洞门,并在外面墙壁绘制壁画做掩饰。

日子慢慢过去,但灭亡于阗王国的那股势力并未挥师东进。1036年,西夏王朝攻占了敦煌。由于西夏也信奉佛教,敦煌佛教并未受到影响。按照常理推测,如果藏经洞关闭确实是为了躲避战争的话,那么战火并未降临时,作为僧人们日常必须使用的佛经及器物等理应很快被拿出使用。但事实上,三界寺的僧人再也没有打开过藏经的洞窟,这又是为什么呢?许多难解之谜让“避难说”屡遭诟病。

针对“避难说”的种种疑点,学者们提出了另一种推测,就是“废弃说”。它能否真正破译藏经洞的前世今生呢?

不少学者认为在藏经洞封闭之前,敦煌佛教教团的都僧统安排了一次清点经卷的活动,各寺院把在长期使用中损坏的经卷全部清理出来作统一处理。经过商讨和考察,大家一致认为洪辩和尚的影窟大小适中,于是决定把淘汰下来的物品存入这所洞窟,各类经文文书及供养品就此被封藏起来。

直到藏经洞被发现时,这些经卷文书依然整齐地码放在那里,虽然经过道士王圆箓的多次翻检,但直到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到来时,藏经洞还基本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依据他在《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对藏经洞的描述,有专家认为,藏经洞中的汉藏文佛经是按照佛教经录分帙存放原则摆放的,其他种类文字的文献以及绘画也都按分类整齐存放在一个个包裹之中。既然是废弃品为什么还要加以如此认真的处理?对于这一疑问,“废弃说”似乎也不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其他如书库改造说、佛教供养法物说、排蕃思想说等,都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无论是避难说、废弃说,还是其他的推测,都仅仅是依据 历史 碎片做出的猜测,还远不能圆满地破译这个千古之谜。或许,这个未解之谜依然会神秘地存在下去,直到新的考古成果出现。

王道士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用枯瘦、颤抖的双手打开的是—个足以轰动世界、举世无双的藏宝库,那散发着 历史 沧桑气息的洞窟里珍藏着无数人类文明的奥秘与瑰宝。它是一部灿烂的民族史,一部辉煌的文化史。价值连城的文卷锦帛,叹为观止的名物器皿,风韵犹存的佛像雕塑,无一不是旷世珍宝,无一不令人魂牵梦绕。

王道士一定不会想到,因为他的这—发现,敦煌,这个曾经埋没在风沙中的边陲小县,不得不面对斯坦因、伯希和等当时世界上最贪婪、最凶残,也最富有探险精神的一批西方人。敦煌,从此不再安宁;敦煌,从此血泪斑斑。

王道士当然更不会想到,他的这一发现,催生了世界人文学术史的显学——敦煌学的出现,世界各地无数学者为之痴心不改并以身心相许。

20世纪的世界文化史已留下了这样的记载:王道士发现的敦煌遗书与殷墟甲骨、明清档案、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中国古文献的四现。

小人物创造了大 历史 。这究竟是小人物的还是大 历史 的悲哀,谁又能说得清呢?

王圆箓抄经的时候抽烟,把抽完的烟把儿随手插在身后的墙份里,后来积少成多,墙缝越来越大,被王圆箓发现烟把儿居然隔墙掉下去。就发现墙后原来是个洞,就发现了我们所知的藏经洞了。

作为最受中国人喜爱的妖魔,孙悟空的来历却备受争议:是源于印度,还是地道的「 ”国产货”?敦煌榆林窟中的西夏壁画,揭开了孙悟空来历之谜。 要探究此事,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学术界对孙悟空来源的观点。 一,在中华文明西来论背景之下,以胡适为代表的不少民国大师认为,孙悟空源于印度最古老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见下图)。 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下文会谈到,山海经中的生物,水怪,被大禹锁住)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胡适的印度神猴哈奴曼之说,受到质疑很多,因为神猴哈奴曼是一个「 ”奴才”,而孙悟空是一个「 ”斗士”,两者性格相差实在太远。 二,鲁迅认为孙悟空最初由无支祁演变而来,但受到了印度神话故事或形象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孙悟空形象。 三,玄奘取经40余年之后,一个叫释悟空的和尚,再度从长安出发西天取经。因此,学者根据他的「 ”悟空”名称,结合陪同唐僧取经的「 ”猴行者”,形成了孙悟空。 四,唐僧取经过程中,有一个叫石磐陀的西域胡僧帮忙,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认为:「 ”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 ”唐僧取经,猢狲帮忙”,由此形成了孙悟空。 以上就是孙悟空的四种主要来历。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种观点都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孙悟空的身上,有着深厚的「 ”无支祁”影子。 比如:无支祁被大禹锁在龟山足下,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无支祁形若猿猴,孙悟空本来就是猴像,其「 ”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之状亦无异。 显然,孙悟空身上至少有一部分「 ”国产基因”,但无支祁只是给孙悟空增加一些经历和神通,相当于孙悟空西天取经之前和神通的原型,却并非西天取经唐僧护法这一身份的原型。 那么,孙悟空的护法神猴原型,到底是源于印度,还是纯属国产?敦煌榆林窟中的西夏壁画,揭开了孙悟空护法神猴的原型来源! 在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考古专家发现了6幅《唐僧取经图》,其中有三幅壁画中有孙悟空的形象。 在第2窟中,唐僧向观音膜拜,孙悟空猴面人身,左手牵马,右手抬起向前瞻望。第3窟中,唐僧向菩萨礼拜,孙悟空学着师傅的样子膜拜,很是虔诚。第29窟中,唐僧和孙悟空向一白衣仙人礼拜,仙人身份不明。 如上图显示,「 ”相貌丑陋”的猴面人身形象,就是孙悟空的最初起源。从目前考古发现中,没有找到比敦煌西夏壁画更早的孙悟空形象了。换言之,这是唐僧护卫的最早艺术化形象。 敦煌西夏壁画中的孙悟空,到底是根据谁创作出来的呢? 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玄奘在瓜州(今甘肃锁阳城)收过一位胡僧徒弟,就是上文提到的石磐陀,对唐僧帮助极大,但在玉门关之前的「 ”瓠卢河”边,石磐陀对玄奘起了杀心,经过唐僧度化,石磐陀一人独自回去,而唐僧一人西天取经。 而且,对比石磐陀和孙悟空,就能看到很多相似点,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总结了5点: 1、向导作用相类;2、解决危难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孙悟空对唐僧有过杀心,且多次半途回花果山);5、石磐陀是胡僧,与「 ”猢狲”音近。 另外,甘肃敦煌壁画,甘肃胡僧石磐陀,都同样是在甘肃,不能说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应该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当地流行之后,石磐陀形象也被升华了。 显然,敦煌西夏壁画中「 ”相貌丑陋”的孙悟空,应该就是以甘肃胡僧石磐陀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因此,具体到孙悟空形象起源问题上,就是先有石磐陀这一真实历史人物,然后再有无支祁化的神通广大、胆大无比的孙悟空。 至于孙悟空的名字来源,这可能与「 ”释悟空”、「 ”猢狲”(胡僧谐音)有关。 总之,孙悟空中国元素的一次大综合,与印度神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纯属国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