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举办地点-时间-交通指南

上海今年展会_上海即将举办的展会

转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今,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有预言说,世界经济将面临长期衰退和萧条的巨大风险。在这样恶劣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上海,将在不久的将来,举办一次规模史无前例的世界经济“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世博经济能否一扫阴霾,一如既往地魅力四射,给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的加速发展?抑或让整个世界经济止步衰退的危机?

以科学的态度,以满怀的期待,我们展望着,在这个风雨飘零又风起云涌的经济时代,危机中永远存在着勃勃生机。

走出衰退的一个新契机

今年9月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世界,从地球最西边的美国到地球最东边的日本,从最南端的新西兰到最北端的冰岛,从最富裕的工业国家到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曾经财大气粗的金融巨头顷刻之间就轰然倒塌;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数百数千万人面临失业和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从财长、央行行长到公司管理层都惊慌失措;世界经济面临长期衰退和萧条的巨大风险。此时此刻,人们心怀些许期望地带着一个共同的疑问:世界经济何时能够走出衰退?

全球金融危机通过三个传导渠道影响中国经济

刨根求源,作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从特定金融产品扩展到金融机构,进而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

对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次贷证券投资、贸易和资本流动这三个传导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将此次危机与19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1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目前房地产市场则已经形成了十分浓厚的观望和调整的气氛;1998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在美国本土爆发次贷危机后,前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热钱”将会回流美国本土“救火”,而大大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兴趣。因而,此次与19金融风暴时相比,中国经济受到国际环境的冲击更大些。

据最近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1-9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宁波、南京以及上海1至9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分别为-31%、-44%以及-7.8%,均出现了大幅回落或明显减速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欧美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将继续降低,虽然现在还有很多过去的订单,但是现在新签订单已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欧美企业对华投资规模正进一步降低,导致未来几年内实际外资合同金额的大幅萎缩,从而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影响地区经济增长。

上海世博会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

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受历次外部大冲击的经验看,每一次都成为中国经济充分调动各种、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的重大机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转变过去那种过度依靠出口需求和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短期对策可以取拉动内需和较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对策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则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

从长三角地区来看,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一个机遇。即将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作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80个国家和44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个数字表明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上海世博会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全世界在同一个主题下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二是向世界展示展览、论坛和活动;三是推出网上世界博览会。网上世界博览会将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参观者通过不同的角度,远距离参与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会的很多活动将在长三角各个城市举办,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将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会展业、都市旅游业、城际交通业将显出繁荣景象。据预测,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国内外客商、参观者来到上海,最高日接待人数将达到80万。其中95%的外省市参观者有住宿需求,38%的客流将会继续停留在长三角区域游览,近九成会选择苏浙地区。长达六个月的巨大客流,将给长三角周边的景区、宾馆、餐饮、交通乃至休闲场所带来直接的经济刺激。2008年9月《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

从全国来看,上海世博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重大机遇。

历届世博会的许多“亮点”都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着力点,贝尔发明的电话机在世博会上展示,实际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模式;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世博会上亮相,其实为人类飞天的梦想打下了基础。韩国大田世博会以“新的起飞之路”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一代的交通、宇航、电子、通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大田世博会结束后,原展览园区内迅速聚集大批韩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形成“大德科学园区”。与此相似,日本借着10年的大阪世博会,关西地区的产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一个以大阪为中心,半径约50公里范围内的大阪城市圈成为日本的商务交易、金融、信息交流中枢,促成当今世界著名的“关西经济带”。

根据上海世博科技行动,各参展国家将围绕世博会主题,展示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我国将探索通过重大国际展会实现工程科技研究与管理整合,攻克一批科技难题,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和集成化的科技成果,从而催生“世博经济”新增长点。在世博会举办中和举办之后,许多“亮点”将加快成果产业化,让创新成果广泛传播、应用,使科技世博的“亮点”最终能为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从全球来看,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起点、新契机。自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发展迅速,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

考察历届世博会,能在规模上与上海世博会相媲美的有三届,举办国的发展都明显获益:10年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大阪经济圈融合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使西班牙南部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带动了下萨克森州经济的复苏。上海世博会将拉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机遇,更是世界经济走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次机遇。

上海世博会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世博会是一个推介国家技术创新和形象的平台,所以经济萧条的国家更不应该放过这个推介机会。世博会是全球文化、经济、技术的交汇碰撞,世博会更多的机遇隐藏在现场会展和巨大人流的背后。上海世博会将为全球资本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使其能与中国企业广泛接触交流,这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从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举办的具体时间来看,届时世界经济可能已经走出衰退阴影并且迎来复苏,上海世博会有望成为全球经济走出衰退、迎来复苏的新起点。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是在经历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后举办的,成为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重新振兴的起点。因而,上海世博会对发达国家资本来说,是一个帮助其摆脱危机和寻找投资方向的机会,这也间接帮助了处于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因而,举办上海世博会本质上是多赢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起点、新契机。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认为,中国在筹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将会为世界打开一扇人与人、人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德国不来梅国际大学校长约阿希姆·特罗伊施教授认为,上海世博会能吸引创纪录的参展主体,反映出国际社会对这一届世博会主题的高度认可和期待,也说明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口最多的中国如何发展。相比奥运会,相信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会期更长、主题更宏大、内涵更丰富的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更加广泛、积极和持久的影响。(肖严华)

世博让主办国经济出现奇迹

所谓“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世博会带来的商业契机,推动和发展本地区经济,实现经济、文化持续成长的一系列活动,是一种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特殊经济现象。

世博会带来三层收益,一是城市的价值提升。二是在世博的开发过程中,包括它的标志出售、商业化运作和赞助商等,这是世博经济中最直接的收益部分。三是世博会带来很大的旅游人群,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带来的收益增加应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增量。

这就是世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博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世博推动的经济腾飞

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经验来看,世博主办城市都把筹办世博会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借助世博契机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世博引起的直接与间接需求从总体上拉动主办城市与主办国的经济增长;

二是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运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1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这次世博会为大阪在国际商业和产业舞台的崛起带来了持久的后续影响力。大阪世博会和东京奥运会以日本两大城市为据点横贯东西,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两次大型活动产生了日本在世界中引以为荣的新干线,同时也是高速交通网诞生的契机。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大阪的交通、高档住宅、商业设施、旅游及文化交流场所的建设,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

大阪世博会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而世博会带来的大规模建设机遇使大阪地区的基础设施基本赶上了东京的水平,为城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有极大意义。仅10年大阪世博会期间,日本就签订了约20亿美元的出口合同。

1985年筑波世博会,直接相关支出大约为11579亿日元,派生生产收入达到23163亿日元,是世博会直接支出的19倍,而这些对日本1985年GDP的效应约为0.75%,当年日本GDP为320.4万亿日元。

加拿大举办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直接支出为11.2亿加元(8亿美元),增加产值28亿加元,联邦和所在省(哥伦比亚)财政收入分别增加5.7亿加元和1.7亿加元。同时,该届世博会为加拿大提供了6.3万个就业机会,工资总额达到13.4亿加元。

韩国举办1993年大田世博会的直接支出为2000亿韩元,而大田世博会带来的GDP收入为30000亿韩元,韩国当年的GDP为27.8万亿韩元,世博会的GDP效应达到0.72%左右。大田世博会还为韩国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

德国汉诺威举办2000年世博会直接支出为102亿德国马克。其在当年德国GDP上产生的效应为170亿马克,而2000年德国的GDP约为39699.8亿马克,因此,汉诺威世博会在德国全国GDP的效应接近0.26%.汉诺威世博会还给当地带来了20亿马克的财政税收。在汉诺威世博会准备和实施阶段,由巨大支出额造成的显著效应来源于对“围栏内外”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上海世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有形影响是指世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

无形影响是指世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

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影响往往比有形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

一、增强凝聚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从上海到2010年世博结束,从前期的“盼世博”到后期的“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世博”这是个祥和的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世博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主办世博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大型。要求该国、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世博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热情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上海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三、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有了世博会,上海不仅能解决数万个就业岗位,还将衍生出一些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是,世博会为中国在加入世贸后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奥运会和世博会都是万众瞩目的全球性顶级会展,能够强力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创造出无限的商机和财富。魅力无穷的城市大型完全能够成为21世纪初带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乔兆红)

产业结构升级在即

目前,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进入关键性阶段。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50%左右摆动了十年之久。这种状况表明上海产业结构正在孕育与酝酿,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与方式,实现突破性升级,步上新台阶。伦敦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88%,纽约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了90%,而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在2007年只有56.3%.

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到了重要关口

目前上海产业发展面临的两难问题是,一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支柱产业,提供给城市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它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与就业渠道,短期内不能予以大幅度削减;另一方面需要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能级,向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制造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线性趋势一直呈平行状态,并没有出现制造业明显下降与服务业明显上升的趋势。上海产业发展摆动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状态一直维持到现在。

当前,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急需解决的四大主要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中低端制造升级到高端制造;降低外贸依存度,主要产品市场由国外转向国内;降低产业同构化程度,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形成全球城市区域;大幅度提高服务业的就业与增加值比重,构建轻型与低碳经济。

然而,在没有实质性外来冲击的条件下,上海经济必然沿着已有的轨迹继续发展,中低端制造、投资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会延续下去。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短缺的条件下已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变得更为迫切。

全球经济在过去30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市场程度,自由放任主义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在没有相应的全球治理机制相伴行的状况下,现在被证明这是极具危险性的做法。

伴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美国市场会进一步萎缩。美国的低储蓄率与高消费率终于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经济体居民消费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它在打击全球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同时,也促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在我国资本管制下对我国经济影响受到限制,但是进出口总额必然减少,投资信心必然受到打击,这必然会对上海中低端制造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影响。上海将逐渐感受到这场危机的副作用。

事实上,既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高碳性、中低端制造以及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必然促使上海经济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变换增长轨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博经济与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上海未来三年内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从某个角度来讲,世博会是上海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近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依托。

从世博会举办历史来看,世博经济对举办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可达到2%以上。

首先,世博经济促进举办城市产业结构升级。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从1990年的57%增长到1993年的63%,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塞维利亚也成为欧洲旅游胜地。

其次,世博经济促进举办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以1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为例,世博会促进了以大阪为中心城市圈的形成与兴起,日本关西经济带保持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日本在世博会前后大力推进大阪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大阪产业重点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转换。日本以大阪市作为关西地带的中心城市,通过轨道交通和便捷的交通设施,促进了大阪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虽然历届世博会各有盈亏,但服务业却无一例外地从中受益。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183天中,预计平均每天40万人次,相当于一个静安区的全部人口倾巢出动。如此众多的人流带动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将极大地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就业与增加比重。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60%,改变制造业长期居高不下的产业结构,从而加快上海产业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合理化步伐。

同时,如此众多的世博参观人数到达上海,依赖于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以及各种交通工具充分发展。另外,这么多参观人数需要有序安排使之到达上海世博会参观,部分参观人数可能需要先行参观长江三角洲其他旅游景点,再进入世博会场。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各城市正在以旅游为抓手,力争能从上海世博会分流旅客,分享部分旅游收入。这样,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旅游为切入点,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多年以来产业同构化程度有望得到缓解,并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上海长期以来出口在经济增长贡献率过高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

世博经济与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

受益于世博会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上海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部分产业由于与世博会具有直接关系,将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上海的旅游业与会展业将直接受益于世博会,增长强劲。世博会183天的展期,可直接带来旅游与会展业迅猛增长。估计到2010年,上海的外汇收入将达46亿美元,上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将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旅游业的增加值增幅超出全市平均增幅,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上海世博会将促进旅游业与会展业相结合,形成现代都市会展旅游业,沿着旅游产业价值链推动收益扩大。由于会展业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世博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与促进效应是明显的。

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受益于世博会,增长势头迅猛。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同时,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上海世博会将展示最新的科学技术,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势必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这有利于上海逐渐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

上海创意产业也将得益于世博会。世博会的工艺品、**、广播、会场标记设计都包含着较高的创意,以吸引参观者的眼球。世博会的场馆设计、音乐创作与演出、表演,都会极大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世博会的主题馆与国家馆设计对上海创意产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各个国家的场馆设计与施工,部分必然要就地取材和节约成本,雇佣上海或我国的人才,这有利于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陈建华)

从世博看“大都市圈”经济辐射

二次大战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最大创新是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大都市圈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持续繁荣发展的火车头,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则日益成为全球配置和经济组织的枢纽中心和网络节点。

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它甚至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的起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

世博会赋予上海的特殊使命,将加强其在长三角经济圈博弈、竞争、合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搭建起产业、交通、技术、旅游等各个层面的沟通合作平台,世博会举办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的最佳契机。

从世博效应作用的三个阶段来看,即筹备效应(投资拉动)、举办效应(需求拉动)、后续效应(品牌以及新技术拉动),世博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也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显现。

从短期和中期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基础设施、观光旅游、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产生显著的联动效应,推动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增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200个国际组织、国家和企业来参展。在此期间,上海将迎来550万外国游客,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的住宿、游玩将会在整个长三角实现分流。

世博会“磁吸效应”的辐射范围,核心辐射圈覆盖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辐射带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延伸至长江中上游地区。

此外,举办世博会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之需要,上海可以借世博会东风打造“四个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对接上海部分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当地相关产业规模,形成某些产业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共荣。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世博会将带动相关产业投资2700亿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博览会。

另有测算表明,世博会筹备期间,每年对上海 GDP增长的拉动约为 2%,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举办当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 ,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在筹办、举办期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在0.2%左右。

从长期来看,世博会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会后区域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新技术新材料展示交流后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重要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所致,长期拉动十年之内可望维持0.1%.世博会的举办以及随后几十年的综合利用,必将带来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辐射长三角地区,带动整个华东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

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它甚至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的起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可以借此崛起,成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国际经验表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GDP比重往往占一国的10%以上。因此大都市圈域经济的形成将大大拓展上海城市和经济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机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既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上海实现城市总体创新、建设“四个中心”目标的必由之路。

上海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举办地点-时间-交通指南

北京车展

将于今年11月19日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参加厂商最全的国内首屈一指的国际汽车博览盛会,迄今为止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八届。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特别是汽车市场地位,北京车展又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风向标”之称。今年的北京车展规模超前,全球首发车型也由上届的1款增至10款。这标志着北京车展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车展之一,比如德国大众集团作为全球A级车展参展的只有巴黎车展、日内瓦车展和北京车展,足见其地位在世界车坛的重要程度。虽然近几年来由于北京车展的举办场地问题一再被汽车业界、观众和媒体所抨击,但是由于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使之依然是国内车展的头牌。

上海车展

紧追北京车展之后的,逢单年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博览盛会。虽然在开办时间上以及影响力方面稍逊色,但是上海车展以其现代化的管理、优良的服务以及宽敞的展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正迎头赶上处于头位的北京车展,成为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厂商不可不去的国内车展。

广州车展

广州车展与上面两大车展相比,无论在规模、厂商数量、参展产品水平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却是东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汽车盛会。今年的广州车展即将于7月25日开展,由于是今年第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汽车展会,并且时间正好处在下半年新车推出的佳期,据悉,国内外知名汽车巨头均表示将布重兵决战本届广州车展并有多款新车准备在广州车展上亮相推出,所以新车将是今年广州车展的重头戏。

长春车展

由于背靠中国第一汽车大厂,所以长春虽然不是国内最主要的大城市,却有着每年一次影响力排在前列的长春车展。一汽和德国大众仿佛将在家门口的长春车展看成是自家事情,不遗余力地支持,所以在展场规模、服务管理上,长春车展正逐渐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车展之一。但是背靠大树也有其弊端,就像去年长春车展的开幕式上,媒体记者寥寥无几,原来都被一汽邀请去参观厂区了,弄得组委会敢怒不敢言,所以,将要在8月份举办的长春车展,想要真正成为国际性的大型车展,就必须摆脱“一汽车展”的阿斗地位。

长沙车展

去年才首届举办的长沙国际车展,由于举办方是有实力的湖南广电集团等,加上西南地区尚缺大型的国际性汽车展会,所以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商的高度关注与参与热情,并以较高的起点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具有相当地区影响力的大型汽车展览盛会。第二届长沙车展将于12月15日至19日举行,主题为“中部动力,引领未来”,以“国际视野、国内一流、中部之最”为标准,力争打造国内一流、中部第一的品牌车展。

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在11月16日的时候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进行举办,在优雅的黄浦江畔,此次的交易会将会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展现精美的优质产品,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参展服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活动详情吧。

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举办详情

举办时间:11月16日

举办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活动介绍

一场文旅盛宴即将亮相美丽黄浦江畔。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上海市人民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11月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国际旅游交易会是在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以此推进复工复产复业,持续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本届交易会将创新用线上“云展”形式,参展商将向广大的海内外观众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文化和旅游新、新产品。与此同时,线下将为广大观众带来海内外最新文旅优质产品。

据悉,本届交易会“文旅融合”色彩浓重,专门设立了“欢乐春节展区”“东亚文化之都展区”“东盟展区”“精品文创展区”等展区,一批国际级文旅合作项目和成果将与广大公众见面。

活动亮点展区多元,内容丰富

展览面积达到45,000平米(约1517个标准展位),参展单位近1500家,海外参展参会国家及地区约50个,国内参展参会省(市、自治区)31个。现场将设置国内各省(市、区)文旅形象展示馆(W1-W2馆)、国内文旅企业馆(W3馆)、海外及文化创意馆(W4馆)。

创新“云展”,线上线下同步

除在线下为广大公众带来海内外最新文旅优质产品外,本届展会创新用线上“云展”形式,参展商将向广大的海内外观众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文化和旅游新、新产品。在交易方面,线上将与线下同步进行。在线上,买卖家展前通过线上预约洽谈系统进行预约配对,根据成功预约场次展期在系统内通过、语音、留言形式进行一对一线上洽谈。在线下,卖家于11月16日13:30-16:30在展馆W4号馆洽谈区与海内外买家进行一对一线上线下洽谈。

本届交易会将跨越时空,为海内外旅游业者搭建起展示推广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旅游交易会。

“文旅融合”色彩浓重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设立“欢乐春节展区”、“东亚文化之都展区”、“东盟展区”;产业发展司设立“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展区”;开发司设立“精品文创展区”,一批国际级文旅合作项目和成果将与广大公众见面。同时,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也设立单独展台,展示中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精品。

多元融合

为更好地服务于展商和业者,本届交易会将举办开馆仪式、专业洽谈会、展商产品推介及发布会、中国旅游推广联盟推介会、东亚文化之都推介会、首届健康旅游发展大会、中国-亚非旅游航空论坛、《2020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报告》、《2020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发布暨长三角文旅融合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交通指南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公共交通

1、地铁→博览中心

(1)地铁7号线→博览中心:乘坐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2)其他地铁线路→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16号线或其他地铁线路,到“龙阳路站”下车,同站换乘地铁7号线到“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2、磁悬浮→博览中心

乘坐磁悬浮列车(浦东机场至龙阳路站),“龙阳路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3、博览中心周边公交线路

公交线路581、746、798、5、6、989、1023、大桥六线、龙东专线、龙芦专线、龙港快线、龙临专线、龙大专线、龙惠专线,到“龙阳路地铁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或在“龙阳路地铁站”乘免费班车至博览中心。

4、机场→博览中心

(1)浦东国际机场→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东延伸段(广兰路方向),“广兰路站”下车,同站换乘地铁2号线(徐泾东方向),“龙阳路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2)虹桥机场→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5、火车站→博览中心

(1)上海新客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1号线(莘庄方向),“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2)上海南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1号线(富锦路方向),“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3)虹桥火车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换乘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下车,步行100米至博览中心。

自驾

导航输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