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州文笔塔的由来是什么?

红梅公园的塔叫什么_红梅公园多大

中国大约有十几座文笔塔,但是当人们提及文笔塔时,最常说的还是位于常州市红梅公园的文笔塔。文笔塔原名太平寺塔,建于南北朝时期,但是由于它的形状非常像文人们用的毛笔,所以又被形象地成为文笔塔,岁月如梭,太平寺塔的本名已经随风逝去,文笔塔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千年风霜,当初气势恢宏,装饰精美的文笔塔已经不复当年的壮观,却平添了岁月的沧桑感。几经翻修,如今的文笔塔隐约可见当年的盛况。

其实,早在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文笔塔初建,当时取名为建元寺,江山异姓,改朝换代,文笔塔也几经废兴,多次被修葺。后来人们根据它的形状更名为“文笔塔”。文笔塔高约五十米,登上塔,可以远眺山下的美丽风光,草木葱茏,群鸟略过,令人赏心悦目。新中国时期,由于爱国人士的捐赠,文笔塔再次得以修复。“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孤塔”,当初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成为了“文笔夕照”的典故,修葺一新的文笔塔得以再次展现这样的美丽景象。景区内融合了常州的历史传说,汇集了不少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诸多的亭台楼阁,表达了今人对古代著名的文人墨客的瞻仰之情。如今的文笔塔已经不再是学子们的祭拜场所,但人民来到这里,看到那些饱经沧桑的砖瓦,依然可以想见,当年被文人学子视为笔魂的文笔塔的旧景。://.xuzhi.net/d15/12250546.html参考资料求纳谢谢

常州文笔塔的由来是什么?

红梅公园,位于天宁寺北侧,原为天宁寺林园旧址,后来逐步扩建而成。园内有红梅春晓、曲池风荷、孤山松雪等八景。东南部的红梅阁,始建于唐朝,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文笔 塔建于南朝齐梁年间,是常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塔顶有一只重达1500千克的铜葫芦。

从天宁寺出来,沿红梅路步行往北几分钟就到了常州第二大的免费开放式的公园——红梅公园。因园的著名古建筑红梅阁而得名的红梅公园分为三区八景,“三区”即文物古迹区(在公园南部的红梅阁和文笔塔)、活动区(在公园的西北部,有运动场、春晖茶室、青少年活动场所、游艇、听松楼和舞厅)和科普教育区(在公园的东部,有盆景园、月季园和屠一道根艺藏珍馆);“八景”:是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

文笔塔位于红梅公园南端,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塔寺历经兴废,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现塔为美籍华人刘璧如等资助,于1982年11月修复对外开放。塔高48.38米,砖木结构,7级8面,中有旋梯,登塔远眺,令人赏心悦目。塔区内另有文笔楼、塔影山房、笔架山等建筑景物。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常州高材篇》中说: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意思是要讲名人层出不穷的地方,在东南地区没有能和常州相比的。

常州坐落在长江三角州西部,是江南地区最早建邑的古城。在城内红梅公园里,有一座文笔塔,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当地县志记载:相传塔为郡中文笔峰,每祥光腾现,开甲弟之先兆云。传说归传说,常州历史上可谓人才济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一科300名进士中,常州府独占53名,在科举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清代时,又涌现了在全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的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近代时,又有中国***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并称常州三杰。

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万年诗句而出名的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就是一位虎虎有生气的常州人才。1761年,已经入值清廷军机处的赵翼殿试第一名,本应是个状元,但皇帝为避历科鼎甲皆为军机所占的流言,却使赵冀成了第三名探花郎。这个先当官后科考的赵翼,被常州学子当作天上下凡的魁星。古城还涌现了明代散文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唐顺之,清代人口论学者洪亮吉,以及《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文字改革的先驱张鹤龄等名人,都是常州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