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博物馆的教育价值_儿童博物馆课程
1.在儿童博物馆学会什么
2.陕西西安:将博物馆“搬进”小学课堂
幼儿园博物馆课程: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感知和探究自然、社会及历史的综合载体,它既指向幼儿经验的范围拓展,也指向幼儿经验的自主发展。
博物馆的好处
1、科普教育
自然博物馆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向公众展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地球环境的重要平台,通过陈列展览、主题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参观自然博物馆或自然科学展览,帮助孩子们了解动植物、地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探索各种自然展品地球模型等。
2、科学研究
自然博物馆不仅是普及科普教育的平台,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收藏珍稀标本的场所。自然博物馆可以收集、保管和研究各类生物、矿物、地形地貌等样本,还可以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和调查工作。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系统演化、生态学等方面研究,对于人类了解与探索自然界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化遗产保护
自然博物馆的开设和运营不仅提高了科普教育水平,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标本的收集和保护,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并保护自然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旅游文化推广
自然博物馆还可以作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分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风光,对于加强国内外人民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多博物馆提供互动展览或互动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其中,通过亲身操作、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在儿童博物馆学会什么
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 其实把所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相比无论是谁也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之”之名也正代表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是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的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的“知”。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有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器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陕西西安:将博物馆“搬进”小学课堂
参考资料:
孩子们在博物馆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是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感受不是那么明显的,是一些细微的变化。
首先是会听会看。在学校课堂中孩子们上课是否精神集中是老师们最关注的一点。为了他们的精神集中,我们上课的时候会让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起来看,一起来听,而这么多的一起是在一个固定的学习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很安静的环境,但是在博物馆中是不一样的,有许多人参观,他们周围环境相当于课堂来说是比较嘈杂的,而且在博物馆中孩子们既要看,也要跟着讲解员来听。当他们没有办法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听或者是看的时候,两者兼顾是他们最大的难点之一,所以在博物馆当中他们学会了边听边看,多感官的联动使得他们学习能力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第二是学会安静。这个社会是很浮躁的社会,在学校教育当中,你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你大点声音说话,这个对孩子平心静气的培养是不好的。在博物馆,孩子们能够安静下来听向导、导游的解释,而不是大声说我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对孩子们心态的调整或者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调整是非常有益处的。
然后是自控与秩序。现在孩子们有时候不是说不想控制自己,在很浮躁的环境中只是随波逐流表现自己,但是这些对于他长大后的集体生活,不是特别有利。所以博物馆这样一个要求自己安静的环境,对自我管理以及遵守秩序的培养,是他们平时单独出行,或者去一些游乐场或景点时很难接受到的。
(以上内容根据21世纪教育沙龙第31期“博物馆里的童年”整理。)
□罗曦,史家小学语文教师
陕西西安:将博物馆“搬进”小学课堂
3月15日,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学生在博物馆课专职教师申珅(左四)的带领下参观学校儿童博物馆。近日,陕西第一家设立在小学中的儿童博物馆在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正式开馆。儿童博物馆具体分为“城市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七个展馆,每周开馆一次,由社会力量和学生共同维护。据了解,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从2017年开始聘用专职教师开设博物馆课,并带动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室布置成主题“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课的讲授、校内博物馆运营体验以及校外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学校将博物馆教育“搬进”小学课堂。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3月15日,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学生在博物馆课上回答问题。近日,陕西第一家设立在小学中的.儿童博物馆在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正式开馆。儿童博物馆具体分为“城市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七个展馆,每周开馆一次,由社会力量和学生共同维护。据了解,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从2017年开始聘用专职教师开设博物馆课,并带动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室布置成主题“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课的讲授、校内博物馆运营体验以及校外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学校将博物馆教育“搬进”小学课堂。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3月15日,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学生展示自己的博物馆课作业——瓦当模型。近日,陕西第一家设立在小学中的儿童博物馆在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正式开馆。儿童博物馆具体分为“城市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七个展馆,每周开馆一次,由社会力量和学生共同维护。据了解,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从2017年开始聘用专职教师开设博物馆课,并带动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室布置成主题“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课的讲授、校内博物馆运营体验以及校外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学校将博物馆教育“搬进”小学课堂。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3月15日,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博物馆课专职教师申珅为三年级二班上博物馆课。近日,陕西第一家设立在小学中的儿童博物馆在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正式开馆。儿童博物馆具体分为“城市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七个展馆,每周开馆一次,由社会力量和学生共同维护。据了解,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从2017年开始聘用专职教师开设博物馆课,并带动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室布置成主题“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课的讲授、校内博物馆运营体验以及校外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学校将博物馆教育“搬进”小学课堂。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